2)第六十九章 怎么选都是错误选项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大可放弃幽州继续退守燕山一线,靠着山地、长城来与周军周旋。

  而若是周军吞下四州这块肥肉后就止步不前,那萧思温也可耐心地等待草原上正在集结的契丹主力。

  此时的河北历经百年战乱,早已沦为了人烟稀少的贫瘠之地,根本无力供给大军。

  周军十数万大军远道而来,一应粮草军械都需从开封调度,以周朝如今之国力根本支撑不了多久,半年就是极限。

  郭荣深知周军拖不得,他本打算沿水路北上,打契丹一个措手不及,尽可能地消灭契丹的有生力量。

  按照郭荣的原计划,只要消灭了契丹在幽云的有生力量,他便可在契丹主力抵达之前从容地分兵多路,全取幽云十六州。

  届时,周军与契丹的地位会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反转,周军反而能成为据险而守的那方。

  可萧思温完全不给郭荣战略决战的机会,他彻底洞察了郭荣的战略意图,选择战略龟缩、以退为进。

  郭荣若是转头去拿萧思温丢下来的饵料——雄莫瀛三州,那萧思温便能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若是郭荣不管这三州,选择以主力继续北上强攻幽州,那萧思温也乐得背靠燕山来打一场防守战。

  萧思温手中有契丹在幽云的全部主力,近两万的契丹精锐,据城而守他是一点也不慌,大不了还能继续北退。

  若是郭荣这两条路都不选,而是按照原计划分兵去取剩余的十二州,那萧思温可就更高兴了。

  萧思温手中两万兵马有一大半都是精锐的契丹骑兵,拥有在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机动性。

  而周军以步兵为主,若是兵力不占优势,那在宽阔的平原和高原上完全就是契丹铁骑的玩具。

  只要郭荣胆敢分兵攻城,萧思温不介意发挥骑兵的强大机动性,来一场骑兵屠杀步兵的经典教学。

  就眼下之局面,无论郭荣怎么选,似乎都是错误选项。

  南下拿三州,那是给萧思温拖延时间的机会。

  北上强攻幽州,在契丹主力毫发无伤的情况下基本讨不到好。

  分兵去拿其余十几州,那就是送给契丹各个击破的良机。

  站在益津关城墙上,北望深藏云雾中的茫茫燕山,郭荣迷茫了。

  他终于明白,为何王朴生前会极力劝阻他北伐。

  原来这一切都早已在王朴的预料之中。

  但留给郭荣迷茫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现在他是全军主帅,他不能迷茫彷徨,也不能踟蹰不前,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进还是退?

  打还是不打?

  历经四年帝位磨炼,郭荣已经是一名成熟的帝王了,迎着一众将领的目光,他没有过多犹豫,很快就做出了决断。

  他选择了最保险的那条路,也就是兵法中常说的中策。

  南下攻取雄、莫、瀛三州。

  果不其然,见周军浩浩荡荡南下,这三州的汉人守将皆不战而降。

  在二月末,周军出师才不过刚满一个月,雄霸莫瀛四州就尽归周朝所有。

  那这四个州十七个县的人口合起来有多少呢?不过一万八千余户,尚不及河南地区人口最稀少的州,河北的衰落可见一斑。

  在全取四州后,郭荣率领大军进驻了雄州最北端的瓦乔关(今河北雄县,往东一点就是雄安新区)。

  此时,又一个难题摆在了郭荣面前:十万大军接下来该怎么走?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