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一章 逢秋悲寂寥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郭荣的脸色骤然难看起来,王朴换了口吻:“不过陛下也不必过于担心,赵匡胤若是识趣,就只会做做样子,陛下不必理会他。”

  赵匡胤毕竟是一介武夫,大部分势力都根植于军中。

  如今刑统得到了皇帝郭荣的支持,实乃大势所趋,缺乏文官支持的武将势力自是孤掌难鸣。

  在王朴看来,赵匡胤不过是借着反对刑统的名头树立威信罢了,不足为惧。

  郭荣一听,顿觉在理。

  可一想到门外的韩重赟与王审琦,郭荣又觉如鲠在喉。

  “文伯,你说的这些朕不是不明白,可赵匡胤他怎敢忤逆朕?他是朕的幕府旧臣,他的一切都是朕给予的,没有朕的提携,他岂能有今日之高位?他哪来的胆子!”

  此时此刻的郭荣,就像一个丢了心爱玩具的小孩,愤怒而无助。

  王朴很能理解郭荣的感受,叹道:“陛下,这禁军是不能指望一名或者几名所谓忠臣就能完全掌控的,赵匡胤不过是做了李重进、张永德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

  去年,郭荣提拔窦仪为西京留守,还在淮南指挥战事的李重进与张永德立刻携手抗议。

  这促使郭荣下定了免除二人军权的决心。

  可赵匡胤这才刚刚上位,却又重蹈覆辙。

  这令郭荣无比的失望与痛心。

  郭荣怔怔道:“这种事...难道就不能避免吗?”

  “赵匡胤已然是京中武将之魁首,他若想服众,就势必会与陛下对立。”王朴顿了顿,问道:“还是说,陛下宁愿禁军成为一盘散沙?”

  郭荣沉默了。

  这个道理郭荣不是不明白。

  禁军的主将与地方节镇武将一样,也是三四年就要换一茬。

  这些被换掉的禁军主将大多都成了外放的节度使,一如李重进与张永德。

  这个不成文的规矩形成于前前前朝后唐时期。

  如今担任封疆大吏、在地方呼风唤雨的符彦卿、王景之流,当年也是禁军中响当当的虎将。

  这个规矩的设立,就是为了防止禁军武将长时间统领禁军威胁到皇权。

  禁军中多是桀骜不驯且贪婪无度之辈,禁军主将为统御下属,就必然会与文官集团乃至皇权争权夺利。

  历朝历代的皇帝用尽各种手段都无法避免此事。

  前朝时,后汉隐帝就与禁军主将史弘肇因为人事问题爆发过剧烈矛盾,最终以隐帝诛杀史弘肇而收场,这也逼反了领军在外的枢密使郭威,间接造成了后汉的灭亡。

  郭荣初登基时,也借由高平之战除掉了侍卫亲军司的两名主官,换上了自己的亲信李继勋与韩令坤。

  这些都是郭荣亲身经历过的事迹,他很清楚皇权与禁军存在天然的矛盾。

  郭荣也没指望赵匡胤身居高位后还能对他言听计从,韩通、袁彦都是他用来制衡赵匡胤的棋子。

  可令郭荣想不通的是:赵匡胤执掌殿前司才几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