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孤臣王朴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朴举荐的这个给事中高防,是何许人也?

  其实,高防与王朴身份相似,两人皆是郭荣继位前的幕府旧臣。

  郭荣继位前曾短暂担任过开封府尹,这是默认的太子之位。

  当时,王朴在开封府任推官,另一位幕府臣僚崔颂则担任开封府判官。

  后来崔颂断狱失误,被罢去判官之职。

  接替崔颂之位的,正是时任开封县县令的高防。

  高防也因此打上了郭荣幕府旧臣的烙印。

  不过在郭荣入主皇宫后,高防却并未像王朴那般进入中枢。

  这年头地方主官皆是武将,地方武将两三年就会换一次镇,前任武将离任,而现任武将未至的这个短暂空窗期,会由文官担任的知州暂时填补空缺。

  这个惯例,是先帝郭威在位时形成的。

  郭荣即位后的这三年多里,高防一直在地方担任知州,辗转腾挪了七次,也就是在七个州担任过知州。

  李重进离任宋州节度使后,高防还担任过三个月的宋州知州。

  郭荣将高防这位亲信外放三年,为的正是将他培养为合格的封疆大吏。

  如今周朝将掀起覆灭后蜀的大战,缺少一位在前线征调粮草的转运使,郭荣立刻就想到了此人。

  这令一众文官的期望彻底落空。

  不过文官们不敢将怒气发到郭荣身上,只敢用愤恨的目光射击提议的王朴。

  朝堂上,谁人不知王朴是郭荣的喉舌?

  “陛下,臣推举给事中高防担任西南面水路转运使。”王朴说罢,转头扫视,众文官不敢与他对视,纷纷垂头。

  御座上的郭荣淡然道:“既然诸卿并无意见,那就这么定了。”

  当天晚上,十几位五品以上文官集体造访范府。

  如今之周朝,地方封疆大吏皆是武将,政事堂职能残缺不堪,枢密院权势滔天,文官集团可以说是要啥没啥。

  现在,好不容易出来个转运使的肥差,又被郭荣分给了他的亲信。

  照这样下去,周朝的文官们怕是永无出头之日。

  某位留着山羊胡的中年文官抱怨道:“相公,高防这厮连个进士都不是,怎能让此等匹夫出任封疆大吏?”

  高防本是武将之子,受武将举荐入仕,在底层转悠十几年,终于等到了他的机缘,得以一飞冲天。

  西南面水路转运使执掌潼关以西所有州县的财政大权,还兼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举贤荐能等职权,可谓权势滔天。

  五代文官力量薄弱,并未形成派系,只是松散的同盟。

  这个松散同盟以进士科出身的文官组成,聚集在政事堂周围,最是排外。

  高防这等出身不正的文官,正是这帮进士出身的文官最鄙视的对象。

  而且高防已是正四品的给事中,若是让他在转运使的任上立下功绩,升入政事堂便是指日可待。

  这让一众进士出身、自诩高洁的文官们如何能接受?

  范质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