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六章 血肉磨坊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郭荣一锤定音,座下武将们即便心有怨气,却也不敢多加辩驳。

  如今之郭荣大权在握,无人敢对他的决定置喙。

  “范再遇一事已定,接下来便是泗州降卒的安置。”郭荣环顾众臣:“诸位可有什么好主意?”

  现在的郭荣看起来精神奕奕,完全不像个刚从病床上爬起来的伤患。

  论重要程度,安置泗州降卒并不比安置降将范再遇低。

  为迎战南下的周军,淮南各州都是疯狂扩军。

  就以泗州为例,泗州的在册人口才不过八万,但在编军队却足有一万五千余人。

  虽然由于战事折损了九千,可这余下六千士兵该如何安排也是个大问题。

  淮南其余十三个州的情况与泗州大抵相同,周军日后征服这些州也会遇到安置降卒的问题。

  若是能妥善解决泗州降卒问题,那此次的经验便能顺势推广整个淮南。

  次相魏仁浦出列道:“陛下,若是按照惯例,处置降卒共有三种办法。其一,是将降卒新编一队,或是随禁军征战,或是就地担任新占州郡的州军;

  其二则是特赦降卒,令其自由选择留军待命或是归乡耕种;至于这第三种办法,则是将降卒发配往各处矿场。”

  郭荣略作思忖,说道:“如今泗州百废俱兴,不如就让这些降卒就地担任州军,以维持泗州治安。”

  魏仁浦面露难色:“以往通常都是采取这个法子,只是如今泗州降卒太多,一个泗州恐怕不够安置......”

  在周朝,一个内地州的州军通常不会超过三千人,只有边境的边防州是个例外。

  待到整个淮南纳入周朝版图,泗州就将成为内地州,六千州军大大超出了内地州的州军容量。

  郭荣当即指示道:“他们本就是泗州百姓,多余的直接放归乡里耕种便是,泗州经此一役,空闲土地总是有的。”

  但魏仁浦依旧表示行不通:“这...恐怕也不行。”

  郭荣脸上泛起怒意:“为何不行?”

  魏仁浦将头埋低,拱手道:“陛下,淮南两年经历两次战事,淮南各镇主帅皆施行坚壁清野之策,致使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废置。

  如今正是早稻播种时节,可淮南依旧战乱不休,可以预见淮南在未来一两年内定会陷入饥荒,届时淮南各地极易叛乱,伪唐也会从中挑拨,若是放任泗州这些降卒归乡,那日后这些降卒便会沦落为叛民,扰乱我朝治理淮南。”

  大战之后必有灾荒。

  更何况淮南在两年之内两度遭到周朝入侵,淮南各州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无人耕种。

  待到战事结束,一场席卷淮南的大灾荒是不可避免的。

  泗州守将范再遇征召百姓参军,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城防力量,另一方面也是用军费来弥补抛弃田地入城避难的百姓。

  如今这些士兵都成了降卒,养活他们的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