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五章 表忠心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了会书,李重进仍无睡意,干脆起身出了营帐。

  营帐前方,是一小块空地,李重进晚上吃完饭后,总会在空地上漫步一阵,促进消化。

  正值深夜,一弯弦月高挂夜空。

  整座大营寂静无声,微弱的月光如同柔软的轻纱覆盖整座大营。

  本该无人的空地上,却有一青衣人影,立在空地北面上,抬头望月。

  李重进慢步到青衣人身侧,轻声问道:“怎么,想家了?”

  青衣人自然就是吴观了。

  吴观从思绪中回过神来,转身行了一礼:“相公,在下确实是有点想家了。”

  仔细算来,吴观已有三年没回沧州老家了。

  如今正是九月初,很快就是契丹例行寇边的季节,沧州又处在抗击契丹的前线。

  吴观很是担忧亲人的安危,但这几年为李重进效命,他颇为忙碌,实在抽不出空回家看看。

  李重进抬头望向残月:“若是战事能在年前完结,我便许你回乡一趟。”

  突然间,残月隐入云层之中,李重进心中叹息:照隐好歹还有乡可思念,而自己呢,却是无乡可归......

  李重进的祖籍本来也在沧州,但自祖辈起就迁到了太原,

  而如今的太原,乃是北汉国的都城。

  李重进的亲人大多亡于战乱、疾病或是灾荒,与他同辈的,就剩下一个哥哥一个弟弟。

  夜色太黑,吴观没察觉到李重进情绪的低落,听说自己有机会回家,他情绪霎时高涨,笑道:“那下官就先行祝相公大获全胜了。”

  “大获全胜么?”

  李重进收回目光,看向吴观,语气很是平静:“那还得看边镐是否上当。”

  “若是那边镐不上当呢?”

  这问题吴观憋在心里已经很久了,今日终于是说了出来。

  “边镐不上当,那这仗就难打了。”李重进背着手,问道:“若是边镐不上当,你可有良策?”

  边镐不上当,唐军内部就难以分裂。

  唐军不分裂,李重进拿山上的五万唐军还真没什么好办法。

  吴观垂下头:“下官方才其实也在思虑此事,却一直想不出良策。”

  弦月又从云层中窜了出来

  李重进再度抬头望月:“既然想不出,那就别想了,我其实也想不出来,若是边镐不上当,五万唐军一直齐心协力,那待到来年开春,我便会向圣上请求撤军。”

  李重进言下之意,若是周军未能取胜,便会一直与唐军相持到来年开春。

  回开封过年,自然也是不可能了。

  吴观轻声叹道:“我军在寿州城下蹉跎八个月,师老兵疲,而唐军士气高涨,确实不宜强取。”

  身为掌书记,吴观主要是负责文书方面的工作。

  对于战争,吴观了解不深,他也实在给不出什么有可行性的意见。

  “所以我才坚决主张撤围,若是继续围在城下,士卒就得不到修整,士气也难以重振...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