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一章 甚合朕意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了领土与臣民的丧失外,郭荣更不能接受的,是威望和声誉的损失。

  自登基以来,郭荣无论干什么都是顺风顺水,威望和声誉自然而然水涨船高。

  朝堂上下无不膺服,举国内外无不顺从。

  本来,淮南之战将成为郭荣彻底掌控朝堂与军队的一次良机。

  若是一举拿下淮南,郭荣便可携威势一举将李重进与张永德等人扫出禁军,将先帝郭威时代遗留的武将一扫而空。

  可现在呢,刚攻占的淮南七州已经丢掉了淮西两州,余下五州也是岌岌可危,若不果断撤军,驻守淮东的四万大军就有被断后包围的风险。

  现在的周朝,承担不了四万精锐的损失,就寿州城下损伤的那四五千禁军,都令郭荣心疼了整整一个月。

  而且攻占淮南,还拥有极大的政治意义。

  郭荣需要这一场大胜,来震慑收拢天下节度使,特别是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审琦,以及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

  李彝殷乃是西北党项族的头领,其势力范围是以夏州陕西榆林附近为中心的定难五州,横亘西北。

  李家本姓拓跋,唐末时助唐僖宗剿灭黄巢起义,受封定难五州并获姓李氏,如今已占据定难军长达七十余年,是当地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五代第二朝后唐时,朝廷曾出兵想平灭定难军,却在夏州城下全军覆没。

  自那以后,中原王朝便与定难军维持着一种微妙的默契:定难军名义上归属朝廷,朝廷给李家封赏官爵,李家在定难五州享有一切权力,朝廷对定难军内部不做任何干涉。

  可这一默契随着先帝郭威起兵造反而终结。

  郭威入主开封,建立周朝,后汉留守河东的宗室不服周朝,自立北汉,自诩是后汉正统,中原出现了两个对立政权。

  李彝殷本是后汉的陇西郡王,周朝建立后又从周朝受封西平王。

  但李彝殷眼见北汉在契丹的扶持下能够抵挡住周朝的攻势,因此并未放弃北汉的封赏,与两个政权都保持着“友好”关系,同时拿着两个朝廷的封赏,可谓是将墙头草做到到了极致。

  郭荣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展现周朝的强硬手腕,来迫使李彝殷放弃北汉的封赏。

  至于山南东道的安审琦,他在山南东道只耕耘了七年,根基并不如定难李家那般身。

  只要周朝表现出强大的战力,山南东道自然会彻底回归周朝的怀抱。

  但如今,这两个目标看起来都有些遥不可及。

  望着面色阴沉、情绪低落的郭荣,王朴有些无以言表。

  说到底,先征南唐本就是王朴的意见。

  王朴错误估算了战争双方的实力,自认为淮南可以速下。

  如今淮南已成泥淖,王朴难辞其咎。

  沉默片刻,王朴低声道:“陛下,这都是臣之过,还请陛下重振精神,淮南战局仍大有可为。”

  “不,这并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