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九章 时机未到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两日跋涉,张永德终于抵达寿州。

  但张永德并未去寿州大营见李重进,而是渡过淮水,进驻淮河北岸的下蔡县今凤台县,与李重进所在的寿州大营隔江相望。

  张永德没南下滁州前,任务就是守卫下蔡浮桥,确保伐唐大军与中原的交通要道。

  如今张永德正是打着守卫浮桥的名义,先斩后奏,先行返回下蔡。

  周军的寿州城西大营里,李重进正在吃晚饭,见翟守珣进到帐中,放下碗和筷子问道:“张永德过河了么?”

  “刚过河,他不来这与姐夫打个招呼么?”翟守珣对张永德抱有一丝怨气。

  “不来才是对的。”李重进继续端起碗,用筷子指着小舅子:“你还不明白,我与他现在可还是仇家,见面这法子只能用一次,要物尽其用,切不可浪费。”

  翟守珣连忙称谢:“多谢姐夫点醒。”

  李重进招呼小舅子道:“吃过晚饭了?没吃过就坐下来吃点。”

  “刚吃过。”翟守珣其实还没吃晚饭,但他可不敢与姐夫同坐一桌,他总觉得姐夫的威势与压迫感太强,坐一张桌上他会很不自在。

  李重进夹起一筷子韭菜:“给朝廷的军情发出去了么?”

  所谓军情,是为了掩护张永德北上而捏造的谎言。

  李重进在军情里谎称东面濠州的伪唐守军异动,似乎要攻击下蔡浮桥,不得已召张永德北上守桥。

  翟守珣回道:“刚发出去。”

  “嗯。”李重进不再出声,埋头专心消灭桌上的饭菜。

  如今寿州大营物资短缺,李重进带头节俭,每餐只吃烧饼粟米不吃肉食。

  不过比起普通士兵寒酸的伙食,李重进每餐还是会多上一两样蔬菜。

  寿州城西有大片因战乱而抛荒的农田,最近被周军开垦,用于种植蔬菜,但产量有限,只有军官才能每日享用,普通士兵四五天才能吃上一点。

  翟守珣正欲离开营帐去解决晚餐,吴观却突然挑帘而入。

  “相公,滁州发来急报。”

  吴观手握信封,快步上前,将信封放到桌上。

  李重进顾不上吃饭,拿过信封拆开,里边是一张有些发皱的黄色信纸。

  摊开信纸,字迹很是陌生,并非出自知州马崇祚,也并非出自三子李延庆。

  草草扫过全篇,李重进正要开口,却留意到信末尾两行熟悉的正楷小字:此信由南唐枢密使陈觉写就,疑似发往淮南各县。

  李重进读完信,摇了摇头:“这陈觉,倒是狡诈。”

  说着,李重进轻笑着将信递给吴观:“你也看看,这陈觉竟然要鼓动我起兵,当真不知好歹,我行事还需要他这匹夫来教么?”

  吴观已经猜到了信的内容,应当是陈觉劝相公起兵造反,接过信一看,果真不出所料。

  李重进的心思,吴观身为掌书记是很明白的:相公不可能造反,叫张永德回寿州,无非是为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