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三章 郭荣之心路人皆知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重进是不是聪明人?

  毫无疑问,李重进绝对是周朝指挥最高的那一小戳人。

  虽说年少在家务农时,李重进没能得到什么良好的教育。

  但在跟随舅舅郭威参军后,李重进便开始锲而不舍地学习,即便行军作战,也会随身带着一箱子书,闲来无事便会翻翻。

  今夜的寿州大营,一如既往的安静。

  李重进斜靠在木榻上,就着明亮的烛光,聚精会神地翻读一册泛黄的兵书。

  由于都是手抄本,加之唐末百年战乱,兵书在此时乃是稀罕物。

  李重进读的这册书名为制旨兵法,乃是当朝藏书家张昭所编。

  张昭为官四十余载,别的兴趣没有,最大的喜好就是收集各种珍惜孤本,当官的俸禄全用来购买古籍。

  因此张昭收集到了不少濒临失传的古代兵书。

  前朝后汉时,张昭奉旨,将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等十几套兵书统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得制旨兵法十册。

  这套兵法统共就抄录了不到十套,除一套藏于宫中外,其余都被后汉高祖刘知远赏赐给了亲信武将。

  当时郭威身为刘知远爱将,有幸得到一套,后被他转赠给了李重进,以示激励。

  十册兵书的内容早已被李重进烂熟于心,但每读皆有新意。

  李重进参军十几年,这套兵书也就跟了他十几年,有三册都快被他翻烂了。

  正当李重进醉心于兵书时,朝廷的邸报与三子李延庆的密信接踵而至。

  李重进看了眼朝廷的邸报,略感吃惊:“郭荣竟然调窦仪去洛阳,他倒是胆大如斗。”

  掌书记吴观侍立于案旁,目光投注于邸报:“相公你与张殿帅领大军在外,朝廷此举实在有些冲动。”

  “估计是为了压制洛阳那帮老不修,顺带还能再削弱一番武人的权势。”李重进冷哼一声,他对洛阳十阿父自是早有耳闻,对这帮仗着权势违法乱纪的社会渣滓甚是不齿。

  同时,郭荣打得那点小算盘也逃不脱李重进的法眼。

  郭家父子削弱武人之心,在军中可谓是人人皆知。

  但郭荣毕竟是皇帝,只要干得事情不出格,没人会自讨没趣。

  但如今,这刀子都快架到武人的脖颈上来了,李重进心里已经琢磨着该如何还击。

  吴观低声道:“朝廷咄咄逼人,相公还需早作准备。”

  “这是自然。”李重进将朝廷邸报放到一旁,冷笑道:“郭荣倒是好心计,上位就扶持赵匡胤等人,估计就是为了今日做的准备,却没算到我先将他一军,前日那份急报估计已经到了他手里。”

  邸报上还有不少朝中官员调动,李重进都是一扫而过,却都牢记于心。

  吴观弯下腰,将邸报仔细折好:“相公英明,这李继勋营中狎妓证据确凿,为抚平军心,朝廷必然要惩处他,可若是李继勋被调离禁军,郭荣在禁军中的助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