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三章 权衡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叫王朴来。”郭荣放下奏章,高声命令道。

  郭荣目前看的这份奏章,是凤翔节度使王景递上来的。

  月初时,郭荣采纳了王朴的建议,令王景秘密联络秦凤四州的汉族豪强以及各部族头领,为伐蜀做前期准备。

  秦凤四州在此时不光居住有汉人,还有不少吐蕃部族在此定居。

  自一百一十二年前,疆域囊括青藏高原、西域、印度北部等地,强盛一时的吐蕃陷入内乱,轰然倒塌后,吐蕃人就不断从高原上向四周的低地迁徙。

  到此时,吐蕃族人已遍布陇右与河西等地区。

  凉州的河西节度使,此时名义上的长官,是朝廷两年前派去的节度使申师厚。

  但据申师厚今年年初上报朝廷的奏章表明,凉州的汉人此时仅剩五百余户,而定居在凉州的六谷部吐蕃人却足有五千户之多,凉州实际上已是六谷部的势力范围。

  六谷部的头领折逋支,被朝廷封为吐蕃左厢押藩副使,是此时凉州的实际掌控者。

  秦凤四州中的秦州与阶州的情况与凉州有些相似,吐蕃人的数目早已超出汉人,只是比例没有凉州那么夸张。

  且居住在这两州的吐蕃人都是些小规模的部族,没有一个部族拥有千户以上的人口,尚未形成凉州六谷部那样的大势力。

  所以蜀国仍能在这一地区维持较为基础的统治,但也仅限以州城为中心的汉人聚居地。

  周朝若想要顺利地收复和统治秦凤四州,势必就要与该地区内的吐蕃人打好关系,获取他们的支持,这正是王朴所主张的“人和”。

  王景的奏章表明,秦凤四州的汉人饱受蜀国的严苛税赋,而吐蕃人又对蜀国保守的通商策略不太满意,两族人民都希望周朝能够尽早出兵伐蜀。

  届时,四州的两族百姓必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郭荣见到这份奏章后,内心没有丝毫的波动。

  伐蜀是郭荣既定的方针,无论四州百姓支持与否,秦凤四州他都是坚决要收复的。

  拿下这山南四州,就能将蜀国彻底锁死在重重蜀道之后,周朝只需用极小的兵力便可防住蜀国,能以全力去对付南唐。

  南唐对于郭荣来说,是如鲠在喉,不去不快。

  年初北汉联合契丹南侵周朝时,南唐就与契丹眉来眼去。

  若是高平之战郭荣未能取胜,南唐定然会配合契丹,兴兵北袭。

  即便周朝赢下高平之战,南唐却依然贼心未死。

  南唐一方面广派间谍进入周朝境内打探情报,另一方面继续派出使者联络蜀国、北汉与契丹等国,欲图从南、西、北三个方向对周朝形成围攻之势。

  只是如今北汉的精锐在高平之战中尽失,只能退守太原坚城;而契丹又陷入内乱,契丹主耶律璟手头军力有限,无暇南顾,南唐的计策才未能得逞。

  对于攻伐南唐,郭荣是极有信心的。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