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三章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从义对孙万全的评价甚是中肯,去南唐的一路上孙万全那岂止是小气,简直就是惜财如命。

  但凡有乌衣卫向孙万全申请用钱,至少得忍受孙万全一刻钟的盘问,而且还要找来刘从义作保,孙万全才会勉强同意。

  按照孙万全的账簿记载,李延庆交给他的一千贯,其中八百贯换成了粮米运回北方。

  剩下的两百贯,其中约五十贯充作了几十名乌衣卫一路上的各种开销,剩下的一百五十贯则成了南唐境内三个办事处的前期花销。

  而在宿州的办事处,则是就地贩卖了四十贯的粮米建成的。

  建立一个办事处花费的初期开销,远比李延庆想象的要少。

  因为只用在城中租住一处院落即可建成一个办事处,以薪俸为主的持续性开销,才是各个办事处所需开销的大头。

  开销低廉的另外一个缘由,则是因为此时周朝铸造的周元通宝铜钱在南方极具价值。

  一枚周元通宝在个别国家甚至能够以一当十,乃至当二十,一个铜板当十文钱、二十文钱来花。

  周元通宝因为用料好,重量足,在缺铜的南方极受欢迎,所以乌衣台仅花了一百五十贯,就初步建成了江宁、扬州、宿州的三处办事处。

  而南方各个割据政权,因为境内缺少铜矿,不得已大量发行不足重的小钱。

  有的政权,比如后蜀、南汉以及楚国,甚至干脆就用铁或者铅来铸钱。

  这就导致南方各国市场秩序紊乱,各国的百姓都更偏爱用北方中原朝廷铸造的足额铜钱。

  故而此时中原朝廷铸造的铜钱畅通天下,成为了跨国商人们指定的结算货币。

  而南方各国铸造的钱币则大多只能在自己的国内流通,出了国门就成了废品,无人敢收。

  对于钱币的见闻,孙万全也不忘记录在了账簿的末页,李延庆看到之后忍不住微微发笑。

  这不就是拿着rmb去东南亚花吗?那看来此次南唐购粮能够赚取的利润,应该会远超自己的想象。

  李延庆粗略翻阅完整本账簿,见每一文钱的去处都写得明明白白,心中暗自称赞,这孙万全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自己识人的眼光还是挺不错的。

  “你们此行做得很不错。”

  刘从义闻言,恭敬地回道:“郎君满意就好,不过各个办事处后续的开销还得遣人定期送去才行。”

  李延庆说道:“这是自然,为了方便乌衣台的运作,目前我打算在乌衣台中分立六个部门,分别是管理部、信息部、驻守部、财务部、后勤部,以及监察部。”

  将乌衣台分成六个部门的方案,早在十月初李延庆就已经打好了腹稿。

  如今刘从义和孙万全,这两名李延庆心中钦定的部长都已经归来,正是贯彻这一方案的时候。

  刘从义听得云里雾里,问道:“那在下以后会在哪个部门,做什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