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一章 超越‘药圣’可还行_从明末开始生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启东不做迟疑的快步走出店门,出了店门,脚下流云飞步稍一运转,人就消失在了街道拐角

  身后,两个看店的打手汉子,才刚刚从店门里冲出来……

  就是卖个镜子,文启东不想招麻烦,像是那两个汉子,一巴掌就能打翻在地的角色

  躲开没必要的纠缠,是一种心境,不是软弱

  文启东小时候看【济公】电视剧,老是有疑问,会法术的济公,为什么不直接施法惩治那些坏人

  而是绕来绕去的,搞到最后,有时还不是直接出手

  后来,看李雪健老师演的张作霖,有一句经典的话感觉说的很对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多少‘惨剧’‘过失’都是头脑一热,一刀下去造成的……

  竟管是在陌生的明朝,就算自己是生命长久的修炼者,文启东也不想把自己活成,人人喊打的对象,敬而远之供起来的‘神’

  不想招惹麻烦,不想使用‘暴力’,那只好避而走之

  和装逼打杀比起来,少一些‘血腥’,不会那么闹心

  热血上头的打打杀杀之后,急不可耐精虫上脑的发泄之后……,两件事的相同之处,都是事后的‘精神空虚’

  都是对普通人心性的扭曲,对修炼者有一定害处的‘心魔’……

  转过两条街后,没见大德通当铺的两个汉子跟上来,文启东就又进了一家当铺

  不到一盅茶的功夫,文启东就走出了这家当铺

  五十两……

  不说玻璃镜子在明朝就是稀罕物,就是在现代,光镜子本身的材质,拿到材料研究所,也是能值大价钱的

  又跑了两家当铺,一家首饰店后,文启东终于死心了,没出高价的,最高的一家给一百二十两银子

  这点钱够干啥的,算了,不卖了……

  按说,这个价位不算低,明末清初的一百两银子,对比现代,一两银子一千块吧,一面镜子值十万块,不少了

  文启东不这样想,别的‘猪脚’一块塑料的镜子都能卖一万两银子,都是同样穿越‘猪脚’,不能失了脸面

  再说,价格那么低,就是把制造出的几百面镜子都卖完,也没多少钱,这样的镜子,为了不浪费能量,以后是不会造了,

  算了,不卖了,还是留着吧,这样的镜子,就是留到2030年,拿来送人都有面儿

  一个镜子想换千两、万两银子的美梦破灭了

  造成文启东‘小算盘’打不响的原因,其实就是古今相通的‘潜规则’

  当铺、票号(银行)、首饰铺(金银店)、等这些地方,吃的就是低购高出的买卖,再名贵的东西,到了这些地方,都会被贬的一钱不值

  再说,能经营这些买卖的,都恨不得把客户‘敲骨吸髓’,怎能会轻易放弃利润

  特别是在这古代,稍有点资产的商人,背后都有豪强乡绅或官吏的背景,单纯的商人是生存不下去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