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三章 闹了个误会_北宋大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自从和苏轼苏澈二人聊完回到家中之后,陆垚也是一刻都闲不下来,要做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首先是给包拯、展昭、公孙策三人要制定关于裁判方面的文稿,这想起规则来倒不是什么难事,毕竟作为一名多年资深老球迷,这点记忆力陆垚还是有的。只不过,这些规则有哪些能够用到这次的新型蹴鞠上,就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虽然是以足球运动为基底,但是要说完全一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单就一个最简单的地面就不一样,宋代哪里来的钉子鞋,而且要弄一块和现代一样的人工草坪都是一个难上加难的事情。为了大力推广自己的水泥厂,陆垚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决定,要将这次蹴鞠大赛的比赛场地用水泥地面,而这个工程,也被包含在了鸟巢的整体设计当中,水泥地面的优缺点也十分明显,所以要不要针对这方面来对规则进行调整也是陆垚需要考虑的问题。

  再就是替补,足球比赛中每一场的每支队伍可以换人的名额是有限的,但是因为新型蹴鞠比起足球比赛来说的正规比赛时间有所缩短,那么伤停补时还有替补名额都要进行调整。

  还有,就是球门的大小了,足球的球门和蹴鞠的球门大小可以说是相差许多,几经思考过后,陆垚还是决定,将新型蹴鞠的球门设计成和现代球门一样的大小。这对即将参加第一届比赛的守门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不过,这也会对他们的体能进行一个极致的锻炼。

  除去这些主要问题之外,陆垚还针对其他一些犯规结合着新型蹴鞠做出了一些调整,不过,写出来的东西毕竟是死的,陆垚还是决定,等到下一次包拯他们熟悉了规则之后,还是要再把他们叫过来一次的,要让他们掌握作为裁判的精髓,那就是,如何控制尺度的问题。

  整理好裁判相对应规则的时候已经是当天的深夜了,陆垚伸了个懒腰,觉得有些困乏了,不过这一晚上也算是没有白忙活,整理出了关于裁判规则的部分。

  “好了,这样就做好了,真是麻烦,还要翻译成现在对应的语言,才能让他们看懂。也不知道包拯他们能不能记下这么多规距,哎。”

  事情做完,陆垚长舒了一口气,从椅子上站起来,正准备整理床铺准备休息,然而,这时门外倒是响起了敲门声。

  “垚儿,你睡了吗?”是母亲言氏的声音。

  这么晚了,她还没睡么?

  陆垚走到门口,推开门,看到的,正是言氏。

  “娘,你这么晚还没睡啊?”陆垚说道。

  言氏看着陆垚疲惫的样子,知道他一定是忙了一晚上,此时言氏的手中正端着一碗热汤,陆垚定睛一看,那汤面色金黄,油滴还留在汤的表面上。

  “知道你今天忙了一晚上,给你煮了一碗鸡汤,喝完赶快睡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