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三十七章 约会_北宋大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当下时代的自由恋爱不同,古人的恋爱和约会,从形式、过程和地点,都有很大差别。

  想要在古代谈恋爱,时间很重要,先秦时期社会文化开放,青年男女想要约会受到的社会制约较少。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风气的不同,想要约会所遇到的困难也各不相同。

  如果能够生在先秦时期,那么恭喜你,这个时期的民间风气,比现在还开放,甚至很多地方还在流行走婚,所谓走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男女互相看对眼了就在一起,当做结婚了,等到互相看不顺眼的时候,就一走了之,各奔东西。

  尤其开明的是,早期的走婚现象没有男女之分,既有女孩走婚的,也有男孩走婚的,公平合理,没有任何歧视女性的意味。

  当然,如果你实在不想主动出击,懒得去找对象的话,也没关系。国家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日子,安排未婚男女来一场全国性的大相亲活动,总能从中找到一个自己所喜欢的。

  《周礼》之中记载说:

  “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也就是说,在每年农历二月的时候,草长莺飞,未婚男女们就要集体出来找对象,相亲。这一天互相看对眼了私奔的,不能阻止他们。

  更重要的是后面一句:“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也就是说,这场在每年二月举办的全国性相亲活动,不是自愿的,而是国家强制执行的,你要是无缘无故的不去,那是要受到法律的审判的。

  现代适婚男女们总在抱怨父母催婚,这要是在周朝,妥妥的国家催婚,就问你压力大不大!一想到周天子每天忙完国家大事后,还要操心臣民的婚事,估计再懒散的人,也得赶紧起来去找对象。

  所以说,如果生活在先秦时期,青年男女们想要约会,基本上没有任何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万一你不想去,国家还得专门催你去相亲谈恋爱。

  到了汉朝,随着汉武帝和董仲舒两人一拍即合,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社会风气就逐渐发生转变,这时的青年男女想要谈恋爱,就不那么自由了,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

  这个时候如果想要找个心仪的人谈恋爱,就得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商。

  首先是因为随着封建礼教的加强,女孩子到了适婚年龄后,能够出门的次数变少了。这时如果你不想随便找个表弟表哥近亲结婚的话,那么就得充分调动自己的智商,抓住一切机会明示暗示,百折不挠的寻找恋爱机会。

  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种初级暗示之外,更多的还得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外出的机会,遇到良人时必须在短时间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撩夫”套路。

  唐代诗人崔颢在《长干曲》之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