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三章 报纸风潮_北宋大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晨,不少来到小摊上吃饭的护国寺读书人被一些稚嫩的吆喝声给吸引住。

  不少刚满十岁的孩子胸前背着一个巨大的布袋,几乎有半人高,里面塞满了报纸,看似很多其实并不重,从他们飞快的脚步就能看得出来。

  “汴梁日报,汴梁日报,民间时事,锦绣文章,精彩话本,商业广告,应有尽有,只卖五文钱一张。”

  宋文岩是苏州一家大户人家的子弟,和苏轼一样来汴梁参加科考,他来的并没有苏轼那般早,大年初五来的汴梁城,到今天才在汴梁生活了二十天。

  由于家庭优渥,并没有选择住在护国寺,而是自己租住了一间小屋。

  屋子不大二十平米左右,好在左右通透,时常有阳光照射进来,并不觉得阴冷。

  他和普通学子一般,每日奋力读书,就是为了能在东华门有唱名的机会。

  他像往常一样,出门吃些早饭,再回来继续读书。

  刚一出门就听见有小孩在吆喝‘汴梁日报’,对于其他的他并不关心,听到锦绣文章的时候,他瞬间起了兴趣,将那个小孩招来,问道:“少年,你所说的锦绣文章可是真的?”

  许是生意上门了,卖报少年笑得很开心。

  卖出一份报他就能得到一文钱的工钱,之前他已经卖出了不少,兜里跑步时还能听见铜钱撞击在一起的声音,短短半个时辰就有十几文进账,这都快要比他父亲一日赚得都要多了。

  他胸前的布袋里报纸所剩不多,他想着将这份报纸卖掉之后,再去‘新华书店’里再拿一些报纸来卖。

  卖报少年笑道:“可不敢欺骗公子,眉州才子苏轼公子您应该听说过吧,前些日子坊间还出过他不少的诗词,每一首都受人追捧,便是楼中的姐儿们读到苏轼的词都会爱不释手,这报纸上的文章就是他和他弟弟苏辙所写,这等文章还算不得锦绣文章嘛。”

  宋文岩在苏州时就已经听说过了苏轼的才名,来到汴梁之后苏轼的名声更是火爆。

  尤其是春玉楼出现的那四首词,他每日必读,依旧唇齿留香,现在想来依然将苏轼和陆垚两人当作天人,世上怎么会有这般的才子,仿佛谪仙人一般。

  苏轼写的文章他怎能不读。

  “少年,你这报纸怎么卖?”宋文岩问道。

  少年从布袋里抽出一份有四张纸的报纸,这报纸的尺寸与后世相当,“一份只要五枚铜钱,便宜得很。”

  宋文岩将报纸拿在手上,感觉有些吃惊。

  报纸的纸张比之书籍肯定是要差上一点的,但毕竟这也是纸啊,光是纸张的价格就不止五文钱,更别说上面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而少年说只卖五文钱,这不是亏本生意嘛,是谁在这里做善事呢。

  “当真五文钱?”宋文岩再一次问道。

  少年点点头,“公子我骗你作甚,你看我袋中的报纸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