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九章 闲聊_北宋大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汴梁,皇宫。

  赵祯这边到现在一共面试了四个考生,其中有三个让他都不是非常满意。而这三个里面有一个,还是之前欧阳修他们极力推荐给自己的人。是自己设计的这个考试形式出现了什么问题?赵祯并不这么认为,他知道,自己需要临场发挥非常厉害的家伙,朝廷不能只靠那些读书死记硬背做官的人。这是赵祯想要改变这个考试形式的真正目的。其实赵祯早就有这样的想法,真正推动他,让他狠下心来,决定做出这次改变的,其实是陆垚举办的这个新蹴鞠大赛。

  通过这次比赛的成功举办,赵祯觉得,其实适当的时候做出一些改变,推出一些新的东西,还是非常合适的。所以,他才决定前两天将那些考官们都召集过来,决定改变了这次考试的形式。

  当然了,虽说形式改变了,但是赵祯还是和这些考官们研究了一下,自己今天需要问的问题。很简单,换句话说就是将本来要当作作文题目的东西,由自己以问话的方式询问出来就行了。

  但是赵祯不知道的是,这些考生们每天沉醉于看书和死记硬背,要让他们下笔写东西还行,但是到了真正考验他们说的时候,紧张加上思路混乱,说出来的答案基本上是语无伦次。

  所以,前四个人当中,有三个人赵祯都没有相中,他甚至出现了,如果照着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会不会最后这次殿试能够通过的人寥寥无几的想法。

  当然,这四个人当中还有一个,那人应该算是个另类,虽说是给出了赵祯答案,但是也没有说赵祯什么好话,反倒是给了赵祯这个君王各种批评。

  不用说,那人就是苏辙了。真正的历史上,苏辙是通过文章痛骂了赵祯的罪过,而今天,赵祯问出的话题依旧是那个,苏辙给出的答案基本上也差不多,只不过,赵祯换了问答的形式,苏辙的回答形式自然也不一样,几天的苏辙,可以说是当着赵祯的面将赵祯痛骂了一顿。

  赵祯久久反应不过来,不过一开始确实是觉得有些气愤,险些就让手下将苏辙给抓起来了。然而赵祯最后还是克制住了,让苏辙离开后,自己仔细回味了一下他刚才的发言,觉得其实说的还是有些道理的。北宋开国至今,为什么一提到要打仗,和其他国家发生冲突的时候,大家都会表示出担忧呢?并不是国力不行,作为君主重文轻武,的确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就是拉帮结派的问题,也必须要解决。

  苏辙说的条条在理。只不过是言语之间有些过激罢了。和那些语无伦次,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自己提问的考生比起来,苏辙可是要强得太多了。

  所以,在五号考生,也就是陆垚入场的时候,其实赵祯还是在思考苏辙刚才说的话,有些没有注意到陆垚的存在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