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七十八章 偏爱_北宋大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除去婚礼之外,这宋朝的宴席规距也是十分的多。

  宋朝没有圆形餐桌,要么是正方形的方桌,要么是长方形的条案,餐桌周围的座位都是两两相对的。主位跟客位常常位居一条直线上,我们把这条线看成一条纵线,那么餐桌另外两侧的座位就能连成一条横线,宋朝人管那两侧的座位叫做“打横”。

  不过,在宋朝参加宴会,哪个座位最尊贵,哪个座位最低贱,哪个座位是主位,哪个座位是客位,是没有一定之规的。那么,宋朝宴席上的座次到底按什么规矩来安排?其实非常简单,宋朝安排座次的规矩用六个字就能概括,那就是“看房门、定座次”。

  “看房门”是指看房门在哪儿。房门如果在南边,最北边的餐桌和每张餐桌北侧的座位一定是最尊贵的(俗称“首席”)。房门如果在北边,最南边的餐桌和每张餐桌南侧的座位反倒成了最尊贵的席位。房门如果在东边,最西边的餐桌和每张餐桌西侧的座位最尊贵。简单一句话,你根本不需要去管东西南北,只要是正对房门的席面和座位,必然最尊贵。

  由于古代的房子大多坐北朝南,所以首席一般位于餐桌的北侧(正对南边的房门)。首席右侧的座位一般在餐桌西侧,首席左侧的座位一般在餐桌东侧。而正是因为餐桌东侧的座位经常让主人坐,餐桌西侧的座位经常让客人去坐,所以人们习惯于把主人叫做“东家”,把私人幕僚和家庭教师之类受人尊重的宾客称为“西宾”。

  宋朝皇帝大宴群臣的频率很高:皇帝过生日,大宴一次;皇后过生日,大宴一次;给太子举行成人礼,大宴一次;给太子举行婚礼,大宴一次;给外国使臣接风,大宴一次;给凯旋将士庆功,大宴一次;每年春节大宴一次;每年中秋节大宴一次;冬至和夏至拜祭天地,照例都各要大宴一次……总之在宋朝当大官,免不了隔三岔五参加国宴,一年到头宴席不断。

  现在的人都知道,宴席多了未必是好事,因为宴席上总是有人敬酒,喝坏了身体不划算。宋朝的官员也对频繁参加皇帝召集的宴席感到苦恼,不过让他们苦恼的不是喝酒太多,而是宴席上的规矩太多。皇家宴席都有哪些规矩,一时半会儿是说不完的,我们先瞧瞧国宴上是怎么排座次的。

  按《宋史》第一百一十三卷记载,皇帝赐百官饮宴的时候,他自己要坐在正殿,面南背北,单人单席,坐龙椅,用黄绫当桌布;太子、亲王、宰相、副相、枢密使、枢密副使、各部尚书以及进京述职的高级将领和高级地方官也坐在正殿上,不过不再是单人单席,是聚餐制:每四人或者六人共用一个餐桌,每人坐一个绣墩,用红绫当桌布。

  这些餐桌分成东西两排,太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