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斗_北宋大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汴梁,比武招亲大会现场。

  且说陆垚在参加比赛之后终于开始有所行动,在此之前都是跟在方庄的身边,一言不发,而现在,面对着那个小队的两个高手,陆垚也不能坐以待毙,他以金羽的身份,还有小胖,开始对其中一位发起了主动进攻。

  “这金羽戴的面具,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

  在此之前,金羽此人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不管是曹国舅还是韩永合,亦或是晏殊和富弼,都觉得此人只不过是方庄身边的一位打手罢了。而现在,等到金羽真正出手的时候,他们这才有机会好好观察一下这位戴面具的男子的身形。

  韩永合的目光一直聚焦在金羽的面具之上,却只觉得之前好像见过这面具。

  “这面具上刻画的,不是跟狄青将军戴的面具一样么?”作为崇尚武艺的曹评,对于武将的了解可以说是非常深厚,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年少时的狄青,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乡里很多少年都慕名来投靠,算是乡里的扛把子。不过,人在江湖混,哪有不挨刀。没过几年,狄青就因为罪受鯨面之刑,被刺配参军。这种刑罚就是在脸上刺字,然后用墨水凝固,防止罪犯逃跑。这个疤痕,伴随了狄青一生。

  当时西北地区动荡,李元昊频频带兵闹事,宋朝发动青年到边疆支援,狄青也应征入伍。在军中做小校时,狄青惹过事,但知府看他是个人才,便放了他。

  战争的日子是苦的,两军持续交火,觉都没睡好。但是战争却让狄青更进一步走近历史舞台。经过宋夏之战,狄青一战成名。

  狄青勇武过人,是将帅之才。而且为人谦逊,做事缜密,有君子之风。德才兼备的年轻人自然是讨人喜欢的。

  战争期间,经略判官尹洙和狄青见过几面,每聊起军事,都不禁赞叹狄青的才华。尹洙不仅欣赏狄青,还将他引荐给自己的朋友和。这两位大宋在宋夏战争期间,一同担任经略副使,改革务。

  尹洙可说是狄青的伯乐,后来他病死在外,狄青便全力周.济他的家属。但是,狄青肯定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会迎来和尹洙相似的命运。

  范仲淹认识狄青后,对狄青钟爱有加,教他读《春秋》,说道:“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从此以后,狄青发奋读书,学习工作两手抓,逐渐学习了古今兵法。

  在边疆十余年,狄青战功卓著,历任节度使、知州,调任中央后任枢密副使。两宋军权分立,枢密院是名义上的最高军事行政机关,直接秉承旨意,拥有全国军队的调兵权。可以说,狄青已是处于人生之巅。

  皇佑四年,广源州侬智高起兵造反,岭南一带动荡。文官孙沔和狄青带兵一同南征,狄青担任主帅,战略谋划全出自其手,尤其昆仑关一战打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