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六章 争取_北宋大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古至今,“身体竞技”无论在国内外,都有着重要的文化地位。如今的拳击、UFC、格斗等一对一的“比武”项目,都是由古代的“擂台”比赛发展而来。

  武功超群,身怀绝技,一直是古代“英雄”的标配。为了找到优秀的夫婿,比武招亲并不罕见。通常由女方设下擂台,邀请公众报名参与,以武功最好者获得婚约,也有的是武功世家女方很能打,谁打得过谁就有资格娶。当然,敢这样操作的都是大户人家,万一挑一给女儿找个武艺高强的夫婿。没钱没颜,一般人不敢这么玩。

  在古代的武学流派中,使用暗器其实一直是不入流的手段。因为暗器既难防御,命中要害又容易致命,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暗器的威胁极高。所以,“女儿村”在古代打擂台的话,是不能够使用暗器的。有些比武规则甚至规定不能使用武器,这与今天的散打比赛极为相似。

  如今无论是拳击还是其他同类比赛,都是有规定时间的,点到为止。但是在古代擂台,却并非都是如此。有些比赛是一定要分出胜负的,甚至会提前签“生死状”,直到有一方被打死为止,这样的比武十分残酷。三国志中记载,张飞曾大战马超几百个回合,从白天一直打到黑夜不分胜负,当然,这其中有文学加工的夸张成分在。在梦幻西游中,PK的回合上限是150,最久的战斗能持续2个多小时。

  武术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比武是官方认可的“考试”制度。在唐代,科举分“武举”和“文举”。“武举”由兵部考试,考试内容除“骑马”、“射箭”等科目外,也有1对1的擂台较量,按照成绩,分别以武职录用。如果能考中武进士,毫无悬念的就可以光宗耀祖,走向人生巅峰。在游戏中,每个月一次的“英雄大会”,就是由此而来的。参与可获丰厚奖励,优胜队伍更可获得绝无仅有的称谓,深受广大玩家喜爱。

  其实要说从古代到近代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全国性的擂台大赛,那就要属1929年的杭州国术游艺大会。

  1929年杭州国术游艺大会于11月9日下午开始报到,杭州清华、清泰第二旅馆门口的彩楼上挂着'国术游艺大会招待所'的丝绸横幅。第二天,来自全国12个省4个特别市的武林人士共赴盛会。代表中年纪最大的为奉化代表阮增辉68岁、最小的为温州代表林标7岁。先后报到参加表演人数为270人(实为345人),参加比赛的为240人(实为125人)。

  大会会场设在杭州镇东楼(通江桥)旧抚署之空地上,面积约三十亩。由场务处雇人平整场地,建造擂台。赶制长凳几千条、以备观者坐用。会场大门口设售券处,每坐卖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