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一章 谋划_北宋大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诱从曹菡的房间离开后,回到正厅,开始思索起接下来的局势。曹国舅想要跟富家联姻,而如果到时候这个婚事被陆垚给搅局了。那就代表曹家跟富家的关系彻底破裂,虽说曹诱已经决定站在陆垚这边,但是这么做的后果曹诱还是要考虑一下。即便是为了自己妹妹的幸福,但是朝堂之上的影响还是要考虑。

  首先,就是富弼的为人,对于这一点,曹诱还是比较相信的,毕竟着富弼之前是跟着范仲淹一同举行新政的人。

  而富弼的为人,应该也是比较不错的。

  富弼生性十分孝顺,恭敬勤俭喜欢修行道德,与人说话一定毕恭毕敬,即使是微官及布衣谒见,都一样隆礼相待,表情十分庄重严肃,看不出喜怒之情。富弼喜欢善人嫉恨恶人,这是出于他的本性。富弼经常说:“君子和小人相处,一定不能得胜。君子不能得胜,就洁身而退,乐于正道没有怨恨。小人不能得胜,就互相勾结挑拨散布谣言,千方百计,一定要获胜才罢休。等到小人得志,就放肆毒害善良之人,希望天下不乱,是不可能的。”他终身依此而行。

  富弼成名后,被誉为“洛阳才子”。当时的文学家穆修对他颇为期许。而已经颇有名气的范仲淹认识富弼后,也对他大为赞赏,说他有“王佐之才”。正好当时的宰相晏殊正托范仲淹帮他择一佳婿,范仲淹说:“您的女儿如果要嫁给官人,那我不敢说知道。一定要选择国士,没有超过富某的。”晏殊一见富弼,便“大爱重之”。富弼终成晏殊的东床快婿。这也是曹诱比较担心的一点,以陆垚现在的情况来看,他跟丞相晏殊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如果因为这件事情,得罪了晏殊,到时候在朝堂上的事情就更难办了。不过,晏殊作为丞相,应该还是公私分明的才对,而且陆垚不可能不了解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才对。

  曹诱分析的十分透彻,而陆垚此时也在酒中仙,训练的闲暇时候,开始思索起这件事情一旦发生后,该如何处理跟富弼的关系。

  富弼于天圣八年(1030年)以茂才异等科及第。步入仕途后,他先到河阳(今河南孟州)任节度判官厅公事,接着到绛州(今山西新绛)、郓州(今山东东平)为官。几年后山东一带多有兵变,有些州县长官见乱匪势强,软弱无能,不但不去镇压,反而开门延纳,以礼相送。后来朝廷追究,派使者严查。

  范仲淹负责处理这些事。富弼对范仲淹说:“这些州县长官拿着朝廷俸禄,竟然姑息养奸,形同通匪,都应定死罪,不然今后就没人再去剿匪了。”范仲淹则说:“你不知道啊,土匪势强,远在山林,难以围剿,地方政府兵力不足,贸然围剿,只能是劳师伤财,让老百姓白白受苦罢了。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