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章 把酒言欢_北宋大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府。

  且说陆垚从一开始派张牟出去后没过几日,其实就已经开始后悔了,找不找得到金台先不说,单就是这沿路的安全都是问题。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张牟平安回来,而且还带回来了金台,一切事情做的都不错。张牟从府上离开后,棠溪看向陆垚,表示陆垚这一下就给到张牟这么多钱,让他有些不理解,在棠溪看来,就算是张牟成功找到了金台,陆垚也从来没有出手这么阔绰过。

  陆垚看了看棠溪,表示他是不知道这劫匪有多凶残。

  北宋的政治体系沿袭唐朝的政治体系,而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了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的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了武将兵权。除此之外,北宋还有一个新的制度,即三冗。所谓三冗,则为冗官冗兵冗费,意思是将中央政府中的权利各级之间表面形成一定的相互牵制,而国家的军队成为了政府招降闹事叛乱民众的工具,一定程度上造成军纪涣散,军队战斗力明显的下降,增大了国家行政成本,人力增加,人员的费用自然是也就增加了。

  北宋政府这些用来赡养官员,士兵的钱财便从百姓们身上搜刮,官府开始征收大量税赋,百姓们负担严重。更为过分的是,官僚、世家大量兼并土地,以扩充他们自己的资产,而最底层阶级的农民根本没有土地,没有粮食,沿街路上的乞讨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百姓饿死在寒冬中。

  而北宋政府在这个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受到了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的威胁,更是用岁贡加大了对百姓们的压迫。在政府如此逼迫下,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起义,可以说,自北宋建立开始,农民起义就没有停下来过,更是有不少百姓,在官府的压迫下占山为王,抢劫官银官粮,一时间,兵伤民苦,似乎在百姓们心中,只有抢劫官府的粮食财物,他们才有机会活下去。

  由此便引发了北宋盗贼猖狂的局面,可以说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宋神宗即位后,看到百姓如此景象,便大力推行变法,当时我国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推行“报申”,后有《史记》中记载“盗贼比之昔时,时减七八”,只可惜,后来改革失败,北宋盗贼愈演愈烈,更是在宋徽宗时期出现了天下四大寇。

  北宋官僚机构的设置前承隋唐、后启明清,内容繁复,名实分离,是历代官僚机构设置最为复杂的一朝,当然也是文官制度高度发达的一朝。特殊的职官分离现象在宋代官僚制度中尤为明显,武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抑制,更有“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广为流传,当年宋太祖赵匡胤为保证自己的政权稳固,不出现晚唐的局面,收回武将兵权,导致兵力低下,更是无法抵挡外族入侵。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