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六章 说服晏殊_北宋大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在坐着马车向相府进发的这段时间当中,陆垚对于如何说服晏殊,自己也是做过一番打算的。

  纵观晏殊的成就,其中有一项不得不提的,就是晏殊在文学,特别是诗歌方面的造诣。陆垚想着,其实自己是可以从这个方面下手的,毕竟自己有南宋整个一个朝代的词库可以让自己利用,就算是晏殊提出要斗诗,陆垚这边其实也是不在怕的。陆垚虽说从穿越过来到现在,他所作的诗其实就那么几首,但是,每一首诗都得到了文坛大家的赞赏,欧阳修、苏轼苏辙两兄弟,甚至于范仲淹都对他大加赞赏,陆垚不相信这些话不会传到晏殊的耳朵里。所以,一会儿见了相公大人,从文学方面,先给晏殊留下一个好印象十分关键,为此,陆垚其实脑海当中已经酝酿了几首到时候可以拿得出手的诗词。

  而除去文学方面之外,陆垚觉得晏殊对于宋夏之间的态度也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也可以说是最关键的地方。掌握了晏殊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还有想法,陆垚就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话,不单单是一会儿,明天在樊楼聚会的时候,陆垚也只要跟晏殊一条心,说出自己的态度,就可以涉险过关了。毕竟,晏殊作为宰相,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那就是皇上赵祯的态度,总不能宰相说要打,皇上说要和吧,这肯定是不合理的。

  而最后一个方面,那就是用人方向上了。晏殊其实身边围绕的能人有许多,远了不说,现在的欧阳修、范仲淹、韩琦等人,都跟晏殊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说到这里其实陆垚对于晏殊还是有些佩服的,之前范仲淹的风波闹得那么大,但是晏殊呢,却是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一方面说明了此人情商之高,在出事的时候可以保全自身。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赵祯对于晏殊是十分信任的。而在跟晏殊关系紧密的人当中,陆垚在朝堂之上却发现少了一个人的身影,此人正是之后会在大宋掀起一阵惊涛骇浪的王安石。对于王安石变法,但凡知道一点历史的都会对这件事情有印象,他的变法远远要比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要厉害的多,而且持续的时间也很久。只不过,此时的王安石,应该还在外地做官,年龄应该也是不到四十岁的样子。想到此处,陆垚忽然心生一个念头。这范仲淹和王安石,都是变法改革的大将,而晏殊又十分爱惜人才,如果这个时候,自己将王安石推荐给晏殊,那应该绝对会起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至于王安石到了汴梁之后,会做出什么样的一番功绩,那就是后话了,对于这一点陆垚是完全不担心的。现在的王安石,就是一条潜龙,日后一定是会飞黄腾达的。

  这些就是陆垚在见到晏殊前,脑海中生成的,从三个方面说服晏殊出席明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