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四章 考试结束_北宋大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贡院。

  苏轼和其他那几个人依旧在针对第二天考试的题目进行着激烈的辩论,不过陆垚对他们几个人的争吵显得丝毫不感兴趣。他心中清楚,不管是疑罪从有,还是疑罪从轻,这些人再怎么争吵,都是没有定论的一个事情。

  而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这是宋朝,虽说北宋其实比较起其他朝代,算是一个相对于自由的朝代,但是说到底,还是一言堂的封建社会。最后定罪的,不是其他人,而是皇上一人。所以在陆垚看来,其实这些人的争论是没什么意义的,有这个时间,还不如思考一下,自己怎么从实际出发去做一些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在这里高谈阔论。

  时间一点点流逝,毕竟明天还有一天的考试,双方最终也是停止了争吵,各自洗漱准备睡去。

  陆垚刚才一言不发不感兴趣的表现自然是被苏轼看在眼里,他刚一躺下,就对陆垚说道:“陆兄似乎对刚才的议题没有什么想法。”

  陆垚耸耸肩,说道:“并非如此,我确实是也不知道哪一边的说法是正确的,你们两边都有各自的道理。”

  苏轼本想再说些什么,不过陆垚却是直接闭上眼睛准备睡去了。看来陆垚确实对于这个话题没什么兴趣,于是,苏轼也只能悻悻作罢。

  当然了,陆垚肯定是在装睡。因为这些人刚才辩论的场景,不由得让陆垚开始对日后的官场做起了一番谋划来。想来自己从穿越过来到现在,其实一直在做的无非是赚钱,还有一些娱乐性质的活动,还没有真正参与到政治当中去,等到自己真的参与到朝野政局当中去的时候,自己要如何做到独善其身呢?

  陆垚索性开始深思了起来,仔细一想,其实陆垚已经有些明白了过来,自己现在所处的时间,确实是有些混乱,感觉本来该发生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而本来没发生的事情,也有些在提前到来。不知道是不是和自己穿越过来有关系。就拿西夏独立这件事情来说,现在朝野之上似乎还完全不知道这件事情,之前陆垚跟陆盱提起西夏这个词的时候,陆盱还充满惊讶的眼神看着陆垚。不管这其中的原因如何,陆垚想着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凭借自己对于历史上大事的记忆来进行分析和判断,按照现在的局势,仁宗时期的第一次宋夏战争还没有爆发,若是按照正常时间顺序,到那个时候,范仲淹,这位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就要登场,接着就要打仗,那之后就是庆历新政,若是和这位大家在一起,说不定能找到一个新的改革方法。

  对了,陆垚忽然想起,说起变法,在北宋影响更为深远的,那自然就是王安石变法了。而此时的王安石呢?按年龄来说应该是三十多岁,在做一个地方官,若是到时候,能够结合着范仲淹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