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 那臭小子怎么也跟着来了_北宋大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完全没有想到有个人正朝着他们冲来。还和一个老者一起在街边左看右看,像是在挑选什么物件似的。

  陆垚和潘文两人疾步来到三人的身前,恭敬的行上了一个文人之间的礼节。

  这在文人之间是必不可少的,能体现自己的品德高尚,知书达理之外就是满足文人之间的那颗虚荣之心。

  所以不少将门都要求自己的子孙也做一个读书人。

  真宗所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和韩琦的那一句‘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儿郎’都能体现这个时代文人的地位,陆垚来到北宋当然也要以文人自居,这样办起什么事来也会方便一些。

  “两位苏兄,小弟这厢有礼了。”听到声音苏轼等三人才发现了陆垚到来。

  苏辙昨夜有些吃醉了酒所以一时间没有想起陆垚这个人,倒是苏轼一眼就认出了陆垚,昨夜一番的对词好不酣畅淋漓,连早上的时候他还和自己的父亲谈起此事。

  苏轼没有昨夜那样的自来熟,同时也朝着陆垚拱手一礼,“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陆贤弟还真是有缘。”

  “子瞻,这便是你今早和我说的陆垚?”老者问道。

  “这位是?”陆垚也问道,在他的眼里苏轼应该是和其他文人一起,不是去青楼就应该是去青楼的路上,不然怎么会传唱出如此多为当时名妓所做的诗词,今天居然破天荒的在这逛街。

  两人同时发问,引得苏轼朗声大笑,“爹,这便是我和你所说的陆垚,别看他年纪比我小上几岁,但是才气可不输我多少。”

  “来,陆贤弟我帮你引见一下,这便是我的家父。”

  “老泉先生?”陆垚应该早想到的,能让苏轼和苏辙两人陪着一同逛街的不是苏洵会是谁呢。

  苏洵的名气可不小,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便说的就是他们一家三口,他的一手文章写得那叫一个好,但是科考却不行,屡试不中,连他的两个儿子都参加科考了,他还没考中进士呢。

  苏洵愣了一会,然后大声笑道:“没想到我在眉州自诩的称号居然也能被汴梁人所知。”

  陆垚附和着道:“那是那是,老泉先生写得一手好文章,我时常观读之,便觉文思浩荡,每读一遍便自省自己怎么写不出如此好的文章。”

  “老朽惭愧,你年纪轻轻就能写出‘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两首词来,便也是文采斐然,日后必有你文名传天下的一天。”

  “谬赞谬赞……”

  文人之间的相互互捧就是这么的枯燥且无味。

  陆垚看着苏辙手上提着不少东西,好奇的问道:“伯父和苏兄这是要去哪里啊?”

  “今日得闲,我和家父想要去拜访一下欧阳相公。”

  苏轼一家人来到汴梁也没有几天,本来应该刚入汴梁就要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