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赤壁之战,始_三国之宅行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总算也是稍有成就,因为拿下了石阳,就意味着东吴已彻底被逼到长江南岸,毕竟,不管怎么说,周瑜也不敢夹在江哲与郭嘉中间。继续屯兵于三江口,即便是说。长江北岸,从荆州、豫州至徐州,曹军已经堪堪控制了北岸地区。

  不过说到劣势嘛,因周瑜突如其来的介入,曹操无法拿下夏口,至于江夏,显然是替江东做了嫁衣,几番出兵,除了拿下一个石阳外,毫无所得,却陪上了众多士卒性命,显然是得不偿失;其次。便是孙、刘更为紧靠,牵一发而动全身,显然无法再一一击破。

  建安四只七月末,刘稍与刘备顾及孙、刘联盟,不好意思从屯兵江夏的孙策手中要回城池,不得已之下,刘备叫刘椅守夏口,与孙策比邻。自己则移师长江南岸樊口一带屯扎。与逆流而上、在赤壁处设下水塞的周瑜的比邻。

  换句话说,孙、刘两家精锐。已全然在布兵在巴陵至江夏的长江南岸地区,于此地设下数个。营塞并重重防御,岸边巡逻的士卒,更是多了一倍不止,江中楼船来回不绝,岸上哨塔林立,颇有不叫曹军再近前一步的气势。

  毕竟,不管是诸葛亮也好,周瑜也好,若是像前次那样,叫曹军迂回踏足长江南岸,对于二人来说,那可是相当棘手的,幸好那次弥衡为避免被刘备军发现踪迹,只带了区区五千人,可是,倘若是五万呢?

  另一方面,曹操听从随军司马、参承相军事荀攸的建议,将麾下徐晃、乐进调至石阳一带屯扎,以换来江哲、曹洪、赵云三人。

  毕竟,周瑜眼下屯兵赤壁,江东实力已被逼入长江南岸,再叫江哲屯兵石阳,显然是大材用了,再说了,眼看着大战将近,作为自己最信任的谋士,曹操如何会叫江哲身处外地?

  曹操给徐晃、乐进的命令十分简单明了,肃清长江北岸残余东吴势力。伺机对江夏用兵。当然了,只是配合大军佯攻而已,毕竟徐晃与乐进都是骑将,不习水战。

  其次便是迎合郭嘉十万大军抵达。

  同孙、刘两家的做法一样,曹操叫麾下大将分别在长江北岸设营,与孙策、刘备隔江而对,一待时机成熟,便大军进攻,,

  可是,什么叫时机成熟呢?

  水军操练完毕?还是郭嘉率十万大军赶至石阳?

  其实不过是托词罢了,眼下对于曹操来说,哪里还有什么时机成熟可言。

  论实力,曹军四十万,三十万陆军、十万水军,已远远超过孙、刘两家几近十万的兵力。就算郭嘉率军抵达,也不过多了十万陆军而已,对于眼下处境,十万陆军,又能起什么作用?倘若是水军,那自然是另当别论。

  诚况时间,几平叉回到了起取江东仍需借助耘共,只不过对于荆州水军,曹操显然是不抱希望,而寄以厚望的曹兵,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