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5-拍摄_华娱之身怀小破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的拍摄,潼关就慢慢找到了当导演的感觉,至少不会呆呆的坐在监视器后面喊个开始,喊个停了。

  有着视频辅助,潼关自然知道自己要拍什么,不过剧本上反倒有些拖沓,潼关干脆就删减了一些剧本,直接开始跳着拍摄。

  这样一来自然打乱了拍摄计划,这就需要潼关现场开始对剧组进行调整了,除了调整剧组还要调整演员的拍摄。

  好在张松文这样难得宝藏演员,进入节奏也很快,并没有因为跳戏产生不适应。

  一周的时间总算把室内的部分拍摄完成,接下来就要拍摄外景,所谓的外景其实就是厂区后面的空地和一片小树林的几个镜头。

  这里就不得不再提一句,袁老师威武,对于商代的美术设计可是很给力的,不管观众能不能看懂,至少在一些专业的人眼光中看,很多东西都是符合出土文献的。

  当然了,真正甲骨文上古文化那阵,根本没有文献可以考究,当然是脸上涂着迷彩,穿着兽皮拿着木棍之类的装扮了。

  服道化这边,尤其是甲骨文方面,这次的李老师可是京城师大历史系的教授,专门制作出来的一些甲骨文图片,至于书画方面,那就是袁老师亲自出手了。

  今天拍摄的就是商代时期的‘鬥’字场景,也正好对应第一天拍摄时候‘打架’的这个镜头。

  潼关不能真的按照电影顺序拍摄,这些回头都是需要后期剪辑的,而且今天的镜头还需要拍摄两遍。

  第一遍是正常的争斗,第二遍就需要张松文对着镜头露出一个不符合时代的表情。

  其实就是蒙太奇手法需要在后期转换,毕竟这故事讲得实际上是大学甲骨文老师,没事会幻想,给自己女儿讲故事的幻想镜头。

  所以需要把镜头在切回到现代。

  外景别看人多,但是反而相对简单,至少比拍室内的文戏镜头要简单的多。

  拍电影嘛,潼关今天也过了吧演员的瘾,权当致敬斯坦李老爷子了,穿上盔甲跟一群群演围在那边,一个远景镜头定格时候保证他出现在镜头后面就行了。

  体验完自然就回归本职工作了。

  其实留记号这事自古以来反倒是画画的这帮人最爱把自己名字藏在画里面的,这也算最初的防伪标志了。

  ‘鬥’字的场景毕竟是外景,拍摄了一上午才搞定,明明就几个镜头,可是为了调配群演啊,走位啊,还有让群演不要抢镜之类的,折腾了一上午。

  下午就拍摄同样是户外的镜头,这个就是原始人捕猎的镜头,张松文老哥需要重新换上兽皮,拿着木棍在树林里面飞奔。

  什么叫敬业,潼关意思就是跑一下就可以了,可是张松文却要求真的按照野人的生活方式,非要赤脚拍摄,他喵的这把潼关给气坏了。

  拍戏不能太较真,这是野外,别说有玻璃瓶了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