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四九、自古稻粱多不足_重生之大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四九、自古稻粱多不足

  孙元起不能确信这个宋教仁是不是历史书中的那位,但不惮以最坏的心思来揣度陈乾生:恐怕他就是日知会在衙门中暗线,现在准备逐步渗透,以便日后起事,宋教仁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吧?

  不过不要紧,哥连阎老西这种军阀都能发配到***,自然能收拾这个未来的党魁。嘿嘿,要说现在太祖爷还是十三四岁的少年,丞相不过是七八岁的小正太吧?要不什么时候去湖南、江苏一趟,来个伟大的正太养成计划?

  想到这里,孙元起脸上挂着诡异的笑容,看得一旁陈乾生后背上直冒凉气:“百熙兄,你――”

  孙元起连忙收拾起乱七八糟的想法,面容一整:“仲甫所荐,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现在全国各省都在筹建法政学堂,我们要先下手为强,马上跟这三位联系。两位博士年薪都从白银两千两起,可以保举五、六品的散官;至于宋遁初,就一千两吧!”

  陈乾生应声去写邀请函了。

  不出所料,宋教仁对于法政学堂的招徕几乎是立马允诺,没有半点推脱,爽快得让孙元起怀疑陈乾生是不是早已和他通过声气。至于陈***、王宠惠两位博士,或许是看在校友的份上,居然也都答应了。这让孙元起喜出望外。

  张之洞听说筹办法政学堂请来两位高才,也是大喜,再也没像上次工艺学堂改革时那样哭穷,大方地拨出白银两万两、空闲宅第一座。

  等这三位老师到了武昌,因为陈***年龄最长,被委任为学堂的檄委总办,王宠惠是会办,宋教仁则是帮办。学校只有这三个老师自然不够,孙元起又请梁鼎芬帮忙,“推荐”几位文史老师,再加上来自经世大学的数理化教师,学校师资基本上就算小有规模了。

  至于招收学生,却也不急,毕竟眼下既没有合适的教材,也没有教学计划,只能先让老师进入角色,筹备一段时间。在召见学校全体老师的时候,孙元起防微杜渐,给以后学校教学定下一个基调:“既然名为法政学堂,教授学生法律、政治,自然要涉及各种敏感问题,大家不必大惊小怪。但是,在校内可以百花齐放,走出校门必须一枝独秀。也就是不能让学生把课堂上的内容拿到校外宣讲讨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疑。”

  余下的事情就不用孙元起操心了。耶鲁毕业生向来喜欢创办学校,比如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创始人或第一任校长都是耶鲁学子。想来陈***、王宠惠也不例外。完全有理由相信,一座国内领先的法政学堂会在他们手中诞生。

  忙完了法政学堂,孙元起又把魔爪伸向了几个月前刚刚改名的湖北高等农业学堂。

  随着莉莉丝的华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