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三十八章 涨价 变化 语言_随身带个侏罗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没错,纯粹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你知道现在沿海最高档的牛排已经多少钱一份了不知道?还以为是原来的一二百块呀?一二百现在都不符合去吃牛排的人的身份了!现在啥都涨价了,不要个四五百块一份,吃起来都丢面子。”

  “就连那些普通的牛排都得几百一份了……”

  燕飞懒得多听:“行了行了,你别说了!”

  关键是老陈说的有理,燕飞也没法反驳。社会变化太快,经济越来越好,说是日新月异的变化一点没错,现在的城市里简直就是一天一个样。

  只不过身处其中,有些事情就慢慢忽略了。

  就拿变化最小的万城市来说,以前大伙儿觉得城市中心就是火车站东边隔条路的商业中心,其他地方都不能算城市,只能算郊区。

  可是现在呢?城市商业圈都扩大了好几倍,一切都是不知不觉的变化。偶尔回忆一下以前什么样子,才知道城市里的变化究竟有多大。

  三岔河养牛场刚开始的时候,汤河县城除了一个服装市场,接着有个小汽车站周围热闹点,剩下的城市其实就是一条街道。

  现在什么样都不用说,热闹的地方多了,县里到处大街小巷都开始热闹起来,估计比几年前的市区都热闹繁华。

  老陈说的一点没错,以前一百多块钱一份牛排就是顶级的价格,现在一百多块钱的话,这价格真对不起那些开着车来就餐的人的身价。

  物价上涨更是有目共睹的,以前万元户走街上都牛气哄哄的,现在万元户……大街上扔块砖都能砸翻好几个,真不稀奇了。

  那时候三岔河乡的鸡蛋还是按个卖的,家里养的鸡蛋不值钱,一块钱五六个,有时候还得算六个半——这还是后来的价格,再往前个一年两年,那是一块钱八九个。

  现在变了,乡里的鸡蛋反而贵了,别看个头小,就是卖的比养鸡场出来的‘洋鸡蛋’还贵。

  嗯,好像都没有‘洋鸡蛋’这个词了,逐渐的现在洋鸡蛋才是鸡蛋的主流,家里养的那叫‘柴鸡蛋’,柴鸡蛋才是好东西。

  以前三岔河乡的蔬菜到处托人找门路往外卖,周大脸还能捞个大棚办公室的顾问。现在他这个顾问闲的没事干了,三岔河乡的绿色蔬菜在周围几个城市有了名气,连隔壁江城的省份里好几个城市都有大车来定时拉货。

  以前挂个传呼机都牛哄哄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燕老板的手机越来越小,带手机的也越来越多了。一开始上万块的大砖头大哥大现在已经被市场淘汰,现在三两千块钱都能买个不错的手机。更低的一千多块钱的手机也不是没有,关键是个头还都笑,有的比小姑娘的手掌都小。

  简直是太神奇了!

  说实话这五六年的变化,大多数人有时候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昨天还在喊楼上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