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7章 双极(二)_大唐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匹马,不,应该是十一匹马就能换来一个堂堂节度副使的效忠?李诚中一时间也有些失语。他从来不觉得自己身上有穿越人士自带的王八之气,能够让人一见便即磕头拜倒,当年最早跟随自己的只有一个姜苗,那是自己不厌其烦的教导和照顾才获得的成果,后来在北撤途中聚集了二十三人,这才有了起家的班底。

  可就算是这些几乎依靠自己才能顺利北归的二十三个老兄弟,最后愿意跟随自己出关的也才十九人。自己身边最早聚集起来的得用之人,竟然没有一个是具备大才的,完全是自己手把手带出来的最底层大头兵。直到自己入住幽州之后,如李承约、王思同、高氏兄弟等河北大将才真正为自己所用。至于阿保机、阿平、赵霸之流,更是被自己以强力手段打败之后才归顺的,应当算是降将,李诚中甚至都不敢肯定他们是否真心臣服。

  所以面对李嗣业几近赤*裸的投靠,李诚中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他确实有意识的想要结交淄青将领,所以他不惜见面就以战马相送,但也仅仅是结交而已,完全没有想到会是眼前这一结果。

  其实还是他上位太速的原因,在面对天下群雄时下意识里还没有把自己放到强者的位置来考量。是的,强者,对于李嗣业来说,此刻的李诚中,就是一位强镇节度!

  影响李嗣业判断的不仅是卢龙军堆积如山的粮秣辎重,不止是那些装备豪华的军士和强大的骑兵,除了这些之外,卢龙节度使这一头衔也在拼命放大着李诚中头上的光环。

  自安禄山时代起,卢龙镇便一直以强藩姿态立身大唐,肃代之际与魏博、成德并称河北三强藩,大中之后更是以河北诸藩、甚至是天下诸藩之首的面貌出现于世人面前。立镇一百多年来,卢龙一直是天下节度们对抗朝廷的旗帜和风向标。

  哪怕是中和之后,天下武将们踩着黄巢的肩膀以武力并起、河北诸藩渐渐衰落,卢龙却始终凭借勇悍的山后子弟和强大的骑兵集团而力保其强镇地位不失。

  所以李诚中应该感谢卢龙的前辈们,他们在一百多年里的不懈努力让李诚中得享余荫。

  不能怪李嗣业改弦更张得太速太易,在强大的宣武军面前,李嗣业承受了太多的压力!

  见李诚中不说话,李嗣业以为这位大帅还想要考量考量自己,当下慨然请战:“大帅,末将愿率本部以为前驱,与宣武决胜于博昌!”

  李诚中不能不说话了,再不说,恐伤了李嗣业的心,不管怎么样,人家总是一番效忠之意不是?先不说接纳与否,至少需安抚安抚。当下便拍着李嗣业的肩膀,表示了一番激励。

  有些话李诚中本人是不好当面问的,于是姜苗出面了,他陪同李嗣业先行,准备交交底。

  李嗣业知道眼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