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章 榆关风云(六)_大唐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早,王大郎、孟徐兴和焦成乔三人便骑马出了榆关,加大了探察的范围。马是车队里拉车的马,虽然比不上战马,但至少比起两条腿行动来说要快捷方便很多。

  一整天,李诚中都在校场上整训着甲都的队列。他昨天的那番话还是起到了一点效果,至少这些新兵都鼓起了些许勇气,虽然紧张的神情和僵直的动作中仍然暴露了胆怯,却明显没有了昨天那种慌乱。而且,训练时的紧张和僵硬正在逐渐被反反复复的机械化式动作所掩盖,行进行列和持枪动作也慢慢开始熟练,就连高呼“杀”的时候,声音也整齐响亮了不少。

  姜苗一直被安排在关墙之上注视着关外的荒野,一遇敌情,他会立刻发出警示。

  冯道则继续督促民夫们赶制木枪。榆关附近多产榆树,对于制作木枪很是方便。昨天夜里,民夫们采伐了一些青榆,这种树木材质坚韧且富有弹性,是制作木枪的好原料。因此,冯道令民夫们制作了五十根榆木枪,没人配发一根,算是完成了任务。因为时间较紧,木枪赶制得十分粗劣,只是勉强有了枪的样子,很多枪的杆身并不匀称,枪尖削制得也有粗有细。

  李诚中看着这些木枪有些无奈,干脆让人用黑粘土在枪尖上均匀敷上一层,他自己下到关外抬眼看去,隐约间似乎都是加装了铁枪头的样子,这才算稍稍安心。

  这些民夫们听说是要上关城持枪值守,都纷纷摇头,有些胆小的甚至立刻就要离开。冯道和李诚中连忙好一阵安抚,冯道甚至许愿,只要上关城的,一人给三份口粮。在得到不会真个见阵厮杀的保证,甚而得到李诚中“一旦契丹人攻城,准许大伙转身逃跑”的承诺后,他们才战战兢兢开上了关墙。

  榆关的正面并不长,大概一百五十步就能从东头走到西头。要塞更窄,方圆不到五十步。民夫共计五十人,李诚中肯定不敢让他们平均站立,他相信,这些民夫若是身旁几步内无人,恐怕刚一见到契丹人露面就撒腿跑了。人多了才能壮胆,这是古今不破的真理。因此,李诚中将民夫分成了十组,每组五人,大概每隔二十步的距离放上一组,关城上设置了七组,要塞中设置了三组。现在至少从下面往上看,榆关有了些戒备森严的模样。

  这几天里,李诚中和冯道渐渐熟悉了,越发觉得这个年轻的读书人非常容易相处,他没有印象中死读书的那种刻板和教条,在做事情的时候充满了灵活性,同时又有担当,用四个字来形容和他打交道的感觉,那就是“如沐春风”。如今一切布置妥当,他不想这个年轻人出什么意外,便善意的提出,希望冯道回去催促第二波支援的军兵。

  冯道一笑,直接谢过了李诚中的好意:“道还想在这里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