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9章 第 249 章_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撤的时候也不会替贺兰部遮掩,把皇帝已死的消息宣扬出来。

  一时之间长安城中谣言满天飞,关于皇帝拓跋弘毅的死众说纷纭。

  原本支持贺兰部的几个小部族,尤其是原本忠诚于皇帝的,都动摇起来。

  可是皇帝唯一的儿子,便是大皇子。

  便是疑心,又能如何?

  所以凭借大皇子的存在,贺兰部艰难地稳住了长安城中的局势,仓促间要大皇子登基为新君,而贺兰氏再度摇身一变、这次成了垂帘听政的太后。而太后父兄在朝中的话语,宛如皇帝的旨意,不容置疑。

  当周国大军秣马厉兵、整顿齐整开来的时候,长安城中的梁国各不部族却在勾心斗角。

  可想而知双方真正交手后的战况。

  梁国士卒因为皇帝突然驾崩,人心惶惶,战场上风声一旦不对,便立时溃败,贺兰部的勇士在后方斩杀逃兵,仍不能止住溃逃之势。

  战场继续到第三日,已经成了太后的贺兰氏听着朝中一封封战败的文书,恐怕周国的兵马立时便要打进来,到时候就是她儿子岂不是要做阶下囚?甚至送了性命!

  她不能承受这种风险,与朝中主和派联系起来,跟她主张血战到底的父兄站在了对立面。

  贺兰氏的父兄需要新君,却未必需要她这个太后。

  贺兰氏想得很明白,趁着父兄在外作战,联系主和派的官员,带着新君趁夜出逃,一路渡过黄河,至于上党郡才停下来。她虽然不是很懂打仗的事情,但从前周国能凭借一条长江苟安那么多年,如今他们为什么不能退回到黄河以北求安呢?

  等贺兰氏的父兄发现太后带着新君跑了的时候,已经追之不及。

  梁国长安作战的士卒本就人心惶惶,如今听说太后带着新君跑了,还跑到了黄河以北,哪里还有什么心思作战?几乎所有部族的士兵都在减少,入夜之后或三个两个人一起,或十个八个一组,悄无声息就从林间逃跑了。这么几日下去,梁国长安城外的士卒竟是四个里面就跑了一个。

  而随着夏天来临,有些临时征调的士卒,又或是运送粮草的农夫,开始惦念家中的夏收,乃至秋收。

  与之相对的,却是周国士卒第一次冲破梁国的封锁,回到父辈被驱赶离开的中原,士气高涨。

  如此一正一反,很快梁国兵马便受不住长安了。

  贺兰氏父兄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失败,安排一批兵马殿后,他们则领着本部族的士卒,先行撤退,离开时带走了长安城中的大量金银细软,乘船渡江,逃到了黄河以北。

  可是出乎他们意料,周国早就算到了这一点。

  水师都督邓玦早已领战船在洛州沔水准备,提前夺取了梁国在渭水修建的战船,紧追其后,也渡过了黄河。

  梁国兵马不擅水战,被早已在上游等候的周国水师迎头痛击,渡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