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八十三章 收获满满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师傅,来一碗牛头马啊”。

  然后把酒打好给伙计,让方滨端上去,他兴许还会站在柜后跟客人再逗上一句。

  “这位,您的六七八来了”。

  这样的话呀,叫做“借词点尾”。

  第一句隐去了“面”,第二句隐去了“九”。

  客人如果是懂行的,听了自是会心一笑。

  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有客人兴之所至,故意也逗上一句呢。

  “老板,咱可是有钱不买拖泥带啊”。

  康术德便会更加幽默地作答。

  “咱买卖实在,您放心吧。金木火土咱不掺和。”

  如此一来,就更会引发更多的笑声。

  还有呢,在客人结账时,康术德总是故意把五毛钱以下都说“钱”,五毛钱往上便报“款”。

  这样同样唱账,却用不同的字,时间一长,次数一多,便会被旁人发现他藏着的“段子”了。

  像有的人因为好奇,就要问上一句。

  “哎,您这有意思啊,钱少了您说‘交钱’,钱多了您就说‘付款’,您这儿还区别对待啊?”

  康术德听了立刻挑起大拇指来。

  “您这耳朵是好啊,不过您别误会,关键是怕您几位听着枯燥。其实交钱,付款还不是一回事啊?要紧的是一视同仁啊,让您喝着高兴,聊着满意就成。是不是您哪!”

  这叫什么?

  这就叫会做买卖。

  所以来这儿的客人,就冲这儿有个能说会道,懂得活跃气氛的掌柜,待在这个大酒缸里,就能够感到轻松自在,无拘无束。

  虽然不是推杯换盏,也没有划拳行令,但仅凭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谈,酒客们就能其乐融融泡上多半天。

  大家伙杯中的酒就像是精灵,让一个个来这个大酒缸跟它亲热的爷们儿,都成了自由自在的活神仙了。

  这是多么平和,多么散漫的心态啊。

  宁卫民甚至情不自禁的有些感动,不免这样去想。

  同样作为大众平民的公共消费场所,可三十年后的人大多只熟悉从西方社会传入的酒吧,真没几个还了解咱们过去曾经盛行的本土酒馆了。

  要是实事求是的说,如果刨除崇洋媚外、找刺激泡妞和小资情调的因素。

  单纯仅从喝酒和聊天的角度来说,这京城的大酒缸恐怕比西式酒吧更有意思,更健康,更有益于社交与放松,也更人性化。

  但最难得的,还是这大酒缸,绝不存在把顾客当韭菜割的做法,绝不是成天变着法提价让顾客交智商税的。

  反倒是愿意为了顾客让利,做一些看起来不是那么划算的买卖。

  因此也就透着真诚,能积攒下人情。

  只要这份初衷不变,永远都会是附近居民们的第一选择。

  这简直就是国产的萨莉亚啊。

  不,这甚至比萨莉亚还牛。

  因为京城的大酒缸能提供给顾客的已经不仅是实惠的吃食了。

  这里还有娱乐、文化、交际和人情的精神享受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