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五章 行业第一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作人、王雪涛、任伯年十二元。

  陆俨少和黄宾虹才八块。

  刘炳森最惨,居然仅仅八毛钱。

  乖乖隆的咚,韭菜炒大葱啊!

  虽然不是搓堆儿菜那么便宜了,可一样是千载难逢的地摊儿价儿啊。

  宁卫民看着满墙的名家力作,馋得都要流哈喇子了。

  因为他那脑子多快啊,算这玩意一门儿灵啊。

  很容易就能得出大概的利润空间,甚至做出横向对比来。

  拿齐白石的大型作品举例,八尺、丈二的大幅作品,现在买下不过二三百元。

  而到了2009年之后,这样的作品,价钱无疑以亿来计算的。

  这就等于是说,现在买书画花的一元钱,能在日后变成至少五十万,甚至一百万啊,

  这样的涨幅,已经远超宁卫民手里的猴票了。

  虽说猴票八分能变一万二,已经够吓人了。

  可换算一下,得出的最大涨幅才十五万倍。

  而且别忘了,齐白石的作品,在这年头可是市场认可度较高的领头羊,价格远超其他人。

  与他同等水平的画家,作品收购成本还要低得多,也就意味着涨幅会更大,后劲儿十足啊。

  像徐悲鸿和张大千,他们的作品,此时售价就要比齐白石低上近三成,这是差一点半点的事儿嘛。

  还有黄宾虹这近代书画家里藏着的最大黑马呢。

  同样作为未来亿元俱乐部里的一员。

  此时他的画作,艺术价值还远未被发掘出来,是被严重忽视甚至是横遭冷落的。

  他的作品,居然仅仅只有他的学生李可染的一半价钱。

  像墙上那副《岐山图》,那可是2013年拍出两亿四千五百万的大作啊。

  现在标价才九十八元,这又是多么大的漏儿啊!

  难怪古话说啊,粮食布匹十分利、中药当铺百分利、古玩字画千分利。

  有多么划算可见一斑!

  但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宁卫民还知道未来的书画走势,注定会产生一种“价值倒挂”的现象。

  未来几十年里,古代书画的行市,远远不如近代书画火爆。

  要是到了2009年,就这一幅沈周,了不地,也就和齐白石打个平手。

  石涛?靠张大千出马也基本上够了。

  这也就意味着,今儿卖出去两幅字画那太值了。

  宁卫民要再花个二三百从这只里买上两幅,三十年后就能回本儿啦!

  这买卖要再干不过,就没干的过的啦!

  嘿,说来也是好笑。

  想他当初穿越过来,还一度以为这年头除了攒邮票,就收古董和硬木家具划算呢。

  哎呀,现在看看,那不是糊涂车子嘛。

  是,这些东西是便宜,可那是只跟这些东西自身的升值空间做纵向比。

  要是和同时期的近代书画做横向比较。

  收古董、收家具,其实一点也不划算,性价反而差得多。

  就信托商店里的硬木家具,一张椅子怎么也得十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