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八章 开业庆典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的事儿都给做了,把他超前的经营理念和独特的文化品位已经贯彻到了餐厅里的每一寸布局,才决定要在这一天开门迎客,接受市场考验的。

  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

  先别管其他,反正在开业庆典中,这家餐厅最直观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至少是符合了宁卫民的心意,是以他所追求的理想化模样呈现在宾客面前的。

  完全不同于京城的坛宫总店,无论是接待散客的酒楼还是北神厨的宴会厅,全部采用了传统中式风格的装修。

  宁卫民对于开在东京银座的分店,采用的是时尚化现代感的简约设计风格。

  比如主色调是孔雀蓝纱帘和珠帘,搭配原木色和白奶油色的家具。

  他所追求的餐厅形象是一种足够亲和,且洁净,具有清新透亮的美感。

  与此同时,店内还大量采用了灯槽光带的设计,主要的照明灯具也以透光性最好的水晶吊灯为主。

  至于桌椅,店内并不见一张中式传统的八仙桌。

  都是铺上白台布的圆桌,配以白色皮质座椅,或是白色软包的沙发座。

  甚至就连地板都是蓝白斜方格的,以维护餐厅整体色调轻奢明快的氛围感。

  总体看,银座的坛宫饭庄装修得一点不像中餐厅。

  倒像是一家精致的珠宝首饰店,或者是美容沙龙。

  显得时尚且高雅。

  至于这样做法虽显离经叛道,也许并不被一些思想保守的人所接受。

  但好处也是很明显的,主要有二。

  一是可以扬长避短,免得因为日本国内缺乏高档中式装修材料,而耗费高昂的经济成本。

  二是能就此打破中餐厅一贯以来在人们心中形成的死板印象,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观感。

  未必就非得用猩红的地毯,吊挂的宫灯,传统的木桌木椅,错落有致的青灰砖瓦、古色古香的木质隔断,来体现华夏美食的文化氛围,对不对?

  何况尽管如此,宁卫民也并没有放弃坛宫饭庄独具特色的“博物馆餐厅”的经营模式。

  实际上,从宾客们被迎入店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全程沉浸式体验。

  从摆在店门口的汉代石头束马柱、宋代的韦陀像开始,到悬挂于店内的清代紫檀窗棂,明代三国人物的雕花挂屏,黄杨木镂雕郭子仪返乡图挂屏,还有乾隆年间的金丝楠木兰亭集序牌匾,深沉油亮的宣德炉、马踏飞燕的青铜器烛台……

  这每一件东西,可都是实实在在,货真价实的华夏古董啊。

  都是善于利用海外的环境的宁卫民,于日本的旧货市场上亲自挑选买下的流失文物。

  价格虽然不贵,但却价值非凡,无论年代的久远,还是珍稀的程度,都远超国内总店的摆设。

  毕竟海外的环境中,大件儿的器物少有,但小件儿精品却多极了。

  于是乎,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就在这个餐厅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